一
有一句话经常被人用来写在明信片上:愿你被这世界温柔以待。
一种岁月静好的滋味
说这话的人可是满满期待啊
要被世界温柔以待,是否需要先温柔以待这个世界?
这是多高的期望啊
你善待,它善待你
你宽容,它宽容待你
你认真,它认真待你
世界本无善恶
眼中的世界就是自己选择的世界,就是内心的镜像。
有些人,充满感恩,任何人都可能是朋友
有些人,充满抱怨,任何人都可能是敌人
看到朋友进步,创业,甚至获得成功,
有些人不能理解,开始疏远。
有些人不能理解,可愿意站在朋友的身边。
庆幸自己有这样的朋友,也勉励自己谨慎选择。
什么样的人,就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
我拥有的,不过是我一路“自证预言”而来的
二
我们常常都会有一个感觉,从学校毕业后,能够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的大多数人,都是成绩一般的同学。
为什么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因为大家都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顺理成章就应当在社会上取得成功。
出乎意料的是,很多在学校里成绩很好的同学都不是在这条路径上一路顺风的发展下去,比如我,因此大家才会有这样的感慨。
这种意料之外的事情恰恰暴露了大部分人其实都没明白,人生除了考试成绩之外,还有其他很多的纬度。即便当时在学校一直名列前茅,一直考第1一名,刚开始工作进入社会才发现这些事情根本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
每个人都是立体的,更不是一条曲线直线发展的。
如果人生只有一个维度,那只有一个人会获得第一,也只有一小部分人能够处于优秀的位置,剩下的大部分人都是落后生。说起来真是让人失望!
庆幸的是,世界是多维度的。这才给了在一个维度上并不优秀的人,在其它维度奋斗的动力,从而走向优秀,走向卓越。
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词语:发展副业,其实发展副业无非都是在给自己拓展新的维度。比如我在学习法律之外,做阅读,比如你在本职工作之外的各种兼职。
李笑来曾经说到过一个词语:多维度竞争力。当不在一个纬度死磕,而是抓住机会跨界,如果在每个维度上的水平都超过及格线,尤其是你在某一个维度上处于相当优异的位置,这个时候多维度的意义就开始以几何级数增长,那成长是不是也很自然呢?
升维学习、多维学习也是一条通往罗马之路。
三
有一位朋友,是我从初中开始认识的,现在也是我的闺蜜。
这位朋友说实话,我觉得长得肯定不是最漂亮的,因为我自己是个颜控,喜欢跟长得漂亮的玩儿,也不是当时学习成绩最好的,因为自我感觉自己在班上的成绩是很不错的,她也不是各方面能力特别强,有很多特长的。当然,她家更不是官二代,富二代。
但是认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打心眼里佩服他。因为我们家离的比较近,对各自家里的情况都很了解,她从上学,工作,结婚,生小孩,生第2个小孩,一路上都是靠自己,以及与老公两个人的打拼。
这个过程,并不是那么轻松愉悦,总会有大大小小的坎儿。
也许私底下她还是有过气馁焦虑,不过她从来都没有在我们面前抱怨过,无论遇到多大的事儿,似乎都平静淡定,坦然面对。
以前我不觉得这是一个值得骄傲的能力,导致放着这么好的一个榜样而不自知。
“不抱怨”,用现在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多正能量的词语。这是一个多么强大和坚韧的词语。
相信大家都曾有过这样的感觉,如果身边的朋友不停抱怨,甚至每一次抱怨的内容还不带重样的,是不是也会让自己觉得世界怎么如此灰暗?
不尽如人意之事难以避免,能解决则解决,不能解决便忍受,与问题共处也未尝不可。
有些人好像总是很走运,有些人则好像不可避免会碰到倒霉的事情,我们不能永远控制什么事情降临到自己头上,但是却可以控制自己对这些事情的反应,这也是对自己100%对自己负责。
不停抱怨,除了当时情绪的宣泄,无益于解决问题,展示的无非是对现实和自己能力的无奈呢?
珍爱生命,远离抱怨!
四
当下这个社会,好像每个人没有点痛苦,都不好意思跟别人交流。
就像曾经流行说,没有点儿抑郁症都不好出来混社会一样。
当我回想起曾经认为自己深陷痛苦,已经无法活下去的情形,几年后回头看看,好像也就那么点大事,痛苦似乎就是一瞬间的事。
比如想着小时候,经济条件不好,春游的时候别人都带饼干,而我啥也没有,记得当时都气哭了,现在想来那不是事儿。
高三备考的时候,觉得很痛苦,现在想来,那不是事儿。
想着准备博士论文,准备学位论文的时候也觉得痛苦,现在想来那也不是事儿。
就如同财富自由之路当中说的,有些人觉得这个世界跟自己半毛钱关系都没有,生活在痛苦深渊,痛苦如此真实,于是义无反顾跳楼自杀。没有经历,所以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不是在落地之前,就会发现,刚刚认为全世界都跟自己没有关系的痛苦是一种幻觉,可是来不及了,已经掉了下去,马上就要着地了。
身在局中,难以抽离而观,只有当经历过才发现这些痛苦既真实存在却又如此虚幻。
如同股市K线图,高高低低,加入时间因素,那些短时起落似乎只是展示趋势,而从未让你放弃。你知道一旦不是这个曲线图,那问题就大了!
有人一思考,有人就要笑,自己眼中全世界,别人眼中一粒尘埃啊。
五
有趣的人?
有趣这个话题在最近几年常常被讨论,每个人张口都会来一句: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相较于美丽的外貌,积累的才华和财富,有趣似乎更容易接近。
我一度期望自己变得有趣,期望自己在各种场合一本正经的说出各种高级的有内涵的话语,别人觉得开心,我内心暗爽,不过继续做出高冷的样子,等待别人说出:你真是一个有趣的人。
然后心里继续暗戳戳高兴。
结果事与愿违,我很多时候发现的有趣的东西别人不一定觉得有趣,说出来自己高兴半天,别人则一脸高冷,随时让我有一种死在有趣路上的感觉,这可真不有趣
刻意的有趣让我越发无趣了。
偶然间看见周国平的一段话“我天性不宜交际。在多数场合,我不是觉得对方乏味,就是害怕对方觉得我乏味。可是我既不愿忍受对方的乏味,也不愿费劲使自己显得有趣,那都太累了。我独处时最轻松,因为我不觉得自己乏味,即使乏味,也自己承受,不累及他人,无需感到不安。”
改编一个公众号里面说的一句话:“请不要再凭你的需求判断我很有趣,假如有一天我无法满足你的期望,请用这句话来骂我:长得漂亮有什么了不起的!”
这真是太有趣了!
六
大家还记得读小学时,老师常常会让写一篇作文:你的理想是什么?
我想跟我同龄的人在那个时代的理想大多都是当老师,当科学家,当医生。抓破头,也没有小伙伴会说我以后要做直播,我要做一个线上的老师,要做一个社群的群主。
就拿我来说,那时候的理想是做一个老师,当然那是因为没有见过世面,能够看到的比较体面的职业就是老师,还有就是工人。
看一看身边的父母仍然还是期望让孩子读名校争做第一,找一份世人眼中的好工作。当然我相信,这仍然是很多人培养习惯,改变人生的方式。但是在当下的社会,你长大后想做什么?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就像在《思考的技术》当中说,当今世界是一个没有答案不需要工作手册的世界。
我们当下的思维受制于过去,停留于现在,又有多少人能想到在以后有哪些工作可以成为孩子发挥自己特长和天赋的领域呢?与其让孩子在当下去选择一个符合父母要求的理想,还不如让孩子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去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虽然我真的成为了一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