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老大有多难,
现在实在是不好玩,
三人世界多美好,
妈妈爸爸还有我,
如今多出一个来,
真是叫我不喜欢,
快快送她回医院,
忘掉一切从头来。
——韦恩.弗雷登、玛丽.哈特维尔.沃克《出生顺序歌》
一、引言
《阿德勒心理学理论导读》这本小书由鲁道夫.德雷克斯的女儿伊娃.德雷克斯.弗格森根据其父亲在学院所做的关于阿德勒理论的一系列讲座的讲稿写成。书中展示了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基本原理,采用历史性视角,理清阿德勒提出的独特思想,介绍了其理论体系的三个原则,即“整体性”、“目的性”与“社会性”,和诸多独创概念,如私人逻辑、家庭星座和生活任务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三个重中之重的问题:归属感的需求为何至关重要?个人目标如何塑造情感和行为?人们要如何为集体做贡献,才能获得个人成功?
二、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从阿德勒理论的发展路径出发。20世纪初,阿德勒创立了一套基于器官自卑的心理学理论,将器官自卑与心理过程联系起来;其理论形成的第二阶段,专注于个性形成和儿童发展,以及个体能够努力克服自卑感的方式即自卑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一种主观过程,并不依赖于器官活动。从20世纪20年代晚期直到1937年,他则专注于每个人归属于人类共同体并感觉到他有一个自己的位置的基本需要即共同体感觉(socialinterest)。在此目标下,个人奋斗目标是贡献,社会则追求从不足到优越。阿德勒理论到这个阶段才形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个体心理学”——每个人都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每个人在社会中也是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个人与社会相互依赖。
由此引申出了个体心理学的根本原则之一——整体性,这与当时的其他研究者的观点具有本质上的差异。如弗洛伊德,强调分裂的人格,各个部分在个人内部存在冲突。个体心理学的第二个原则目的论,强调以目标为导向,行为的方向以及理解行为的含义都可以回归到“目标”上去。第三个原则是社会性。人类活动,人际关系只有在其社会意义上才能被充分理解,从而奠定了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的基础。以这三个原则为立足点,阿德勒首创了书中提到的诸多概念,如私人逻辑、自卑感、生活风格、家庭星座等。
阿德勒理论关注个人的观念和想法以及社会性,而个人在生活中形成的目标或者意图就是一个想法,从而导致个人形成动机和开始行动,而个人的目标都是在追寻共同体感觉即归属感和价值感。归属感的范围随着一个人的社交范围越来越大而逐渐扩展,同时一个人如何看待他是否在社会中有归属感和自己的位置,为个人设定目标类型奠定了基础。一个人如果拥有归属感,便会产生贡献的目标。共同体感觉与个人目标形成良性循环,相互提高和实现。并且孩童时代是社会兴趣发展的理想时期,这也是阿德勒心理学在当下社会被广泛推广,正面管教体系蓬勃发展的重要理论根源。
归属感的需求为何至关重要?当一个人坚信他属于共同体,人生目标就是为共同体做贡献之时,这个人就不会为了个人名利声望而担忧,也不会为他的个人价值而恐惧。阿德勒学派的心理学家发现,一心只想着自身价值就不大可能有所成就。与之相反,共同体感觉有助于带给人勇气和自信。在千变万化的形势之下,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任务时,勇于尝试新事物,解决问题,与人互动、与他人合作,关注当下任务,相信我有能力应对。这不意味着拥有这种感觉在社会中个人就一定会取得成功,没有任何障碍,只是表明个人不会将错误定性为个人的失败,不畏惧失败,更有力量和勇气去应对生活中不断的挑战。
为了克服与生俱来的自卑感,人们很容易寻求特殊性和优越性,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没有归属感,不以贡献为目标,容易展现四种常见的错误目标:寻求关注、追求权利、报复和自暴自弃。成人追求优越的形式更复杂,成人带有自己的生活风格,它能够产生各种各样的行动和短期目标,因此成人不会像孩子们那样展现出四种清晰可辨的错误目标。阿德勒将所有心理失调和不适的问题,都视为社会兴趣或称共同体感觉缺失。故而,揭示四种错误目标,发现个人生活风格,是应对孩子和成人自卑感,缺乏归属感以及社会兴趣的第一步。
生活风格的形成来源于私人逻辑。私人逻辑的产生则通过感知,在个人没有意识到的情形下进行了诠释,认为自己以某种方式看到了事件,而且个人不仅以自己主观的方式诠释了事件,还选择性的注意和记忆他所感知到的对象。当私人逻辑在生活中经过多次的检验,个人开始认为自己的信仰是真实的,此时,便形成了一种稳定的生活风格。如果想要探寻一个人的生活风格,需要去发现他的私人逻辑,而私人逻辑的产生自个人出生起便开始进行,每个个体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先产生这类经验的场所基本上都是家庭,早期的记忆也主要发生在家庭这个场域中。根据阿德勒理论,个人人格是在人生最初几年形成的,早年生活经历和接受的教育对一个人一生的幸福至关重要。孩子通过家庭内部的互动,最早体验到合作与冲突,鼓励与挫折等,逐渐形成自己对生活的概念。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家庭中,只有父母对孩子的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然而阿德勒认为,手足关系也非常重要,兄弟姐妹间的出生顺序和关系,决定了他自有的、独特的视角。当然这种联系并不是绝对性的因果关系和确定性,仅仅表示孩子成为某种类型的可能性。家庭是一个动态的整体,独生子女、老大,老二,老三……每一个孩子的出生和增加都会给家庭带来新的互动模式,孩子们为顺应这种互动和变化,按照自己的诠释,努力在群体中寻找一个独特位置的方式,对其生活风格和人格发展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这在后文将详细论述。
如上文所述,剖析一个人的生活风格,需要关注他的私人逻辑,而私人逻辑形成的背景就是家庭星座,这也是明确识别生活风格的重要素材来源。识别和剖析个人的生活风格,不是为了自己的享乐辩护,而是提高个人觉察能力,让个人知晓其实自己还是有更多的选择。这才是应用心理学的根本目的。
个人目标如何塑造情感和行为?情感作为贯穿个人一生之因素,推动个人向某个方向移动,为行动提供燃料。例如当愤怒时,我们常常大吼大叫,恐吓威胁别人,产生震慑效果,进而从别人那里得到自己想要的。人们普遍认为情感是由外部力量引发的,很少有人认识到,情感其实是我们自己的选择和决定的结果,情感的外现是个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选择决定的,个人的情感和理性并不是分头行事,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书中提出情感目的性的一个极好的例证“负疚感”。“负疚感是一个人有目的地寻找过去的错误以逃避他当前面临的任务。”“因为负疚感表面上牵涉道义和社会责任,所以无论其他人还是当事人自己,往往都认识不到其目的是逃避解决当下的问题。”
上述个体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在人际关系中的应用强调逻辑后果和自然后果(相关概念解释可参见:简·尼尔森:《正面管教》第五章),而不是用权力、外力控制后果,后者不利于培养个人自信、自立以及创造和贡献的勇气。缺乏这些勇气,将不能完全投入人际关系,容易产生阿德勒所描述的精神机能障碍的特点。因此从阿德勒的理论出发,精神机能障碍从根本上是一种态度的扰乱,是关于人对自己缺陷的一种错误信念,是对人生的一系列错误认识,并非来自真正的笨拙或者缺乏能力。故而通过鼓励和再教育,帮助他们学习新态度和新观念,帮助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力量和创造力参与其中并可以做出贡献,也有能力过上更满意充实的生活。
三、家庭星座
书中提出的概念中,家庭星座这个词组于我而言衍生的联想和感触尤为丰富深刻。如文中所示,家庭成员的内部结构和互动是形成个人或许持续一生的生活风格,除了父母,兄弟姐妹在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孩子们基于自己的感知和诠释,对身边的人和世界形成自己的信仰,或许之前我们都没有意识到家庭中子女的出生顺序会对生活风格的形成有如此重要的影响。一个家庭就像一个馅饼,只能分为几块,当其中一个孩子拿取了其中一块,我们认为自己或许就不得不拿走另外一块,而这一块馅饼就是孩子自身的专属,难以变换。换言之,一个孩子在家庭星座中占据了一个位置后,当另外的孩子出现,为了自己的位置和独特性,孩子在秉持着“为了特别而引入注目,我必须与别人不一样,否则我的爸爸妈妈就不爱我了”的信念,极有可能选择发展与之前孩子相反的能力,或者采取竞争、反叛以及放弃的行为。
大多数情形下,家中排行相同的人在成年后表现出来的特殊性情也极为相似。如家中老大大多表现为强势、负责任,挑剔、好胜等。排行最小的孩子多半表现为喜欢被人照顾、社交能力强、创造性强等特征。独生子则可能倾向老大的特征,也可能倾向老幺的特征,不过程度略有差异。并且孩子性别的差异,年龄的差距以及家庭氛围都会影响性情特征的形成。现实生活中也会出现老二赶超老大的情形,老大放弃自己馅饼,让位给比自己小的“老大”。如当老大成绩优异之时,老二则调皮捣蛋,一旦老二的成绩上升,老大的成绩则可能下滑,情绪沮丧,认为如果自己不能做最好的或者第一,我干嘛那么费劲。此外,孩子对于事件本身的诠释也可能导致不符合上述性情特征。正如阿德勒所说,出生顺序只是表示在家庭星座的动态变化中形成某一种类型的可能性,并不具有绝对性。世界上没有两个出生顺序相同的孩子完全一样,每个孩子所得出的结论都具有无限的可能性。正是上述这些复合的因素和每个人创造性的能力解释了人们之间“不可思议的多样性”。
我自己作为家中老大,类型化特征明显,强势、好胜、挑剔、追求完美。后来当我弟弟出生,我极有可能感受到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受到威胁,为了追求优越和维持现有良好状态,我会更加努力,给自己增加更多压力和责任。如同《出生顺序歌》中老大的心声,原本一个人的馅饼马上就要被分出一块,竞争的影子展露无疑。不过凑巧的是,我与弟弟年龄相差四岁以上,当他出生时我已经六岁,在老大的位置上待了六年后,我已经形成了很多对于生活、自我以及怎样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的看法,并且由于年龄差,我扮演了照顾弟弟的角色,因此两人相互竞争意识比较少,在弟弟身上反而同样可以发现较多老大的特征。
去观察和分析家庭星座,不是类型化每一个人,将自己局限在某一区域中,而是可以提醒自己,我们远比来自童年的那些非黑即白的画面复杂的多,看见自己,理解他人,发现差异,接纳不同。如简·尼尔森所说:“仅仅让另一个人知道,你明白、理解并且尊重他的观点,就已经是你所能做的最具有鼓励作用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