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请赐予我平静,去接受我无法改变的;
给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
赐我智慧,分辨这两者的区别。”
——-尼布尔祷告文
一、引言
《被讨厌的勇气》和《幸福的勇气》被称之为“勇气两部曲”。本书作者之一岸见一郎,1989年起致力于研究阿德勒心理学,同时还在精神科医院为许多青年做心理辅导,两书原案由其负责。古贺史健,以书籍的对话创作为专长,《被讨厌的勇气》出版后大获成功,但其在阿德勒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方面产生很多困惑,于是再次访问了京都的岸见一郎,经过交谈探讨,整理出了完结篇《幸福的勇气》。
《被讨厌的勇气》讲述了一名深陷自卑、无能与不幸福的青年,听到了一名哲人主张的“世界无比单纯,人人都能幸福”便来挑战,两人展开了你来我往的思考和辩论。《幸福的勇气》是勇气两部曲的下卷,如同前一本书,仍然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为核心,以“青年“和”哲人“的对话形式展现。
二、内容简述
两本书都是针对当下人们常有的:“你是否常常对繁琐的生活感到乏味?你是否时时为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到疲惫?你是否感到自己的生活离幸福越来越远?我们如何能够一直保持年轻的心态,令人生只若初见?如何为自己的心灵留一片蓝天?我们又是否能够用自己的双手去获得真正的幸福?”等困惑,从阿德勒心理学的基础概念出发,引导通往自由和幸福的道路。
(一)被讨厌的勇气
1、目的论
在《被讨厌的勇气》中,作者首先引出了阿德勒心理学的“目的论”,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而我们对过去的看法,是可以选择和改变的。“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经历的意义”,进而否定心理创伤,指出愤怒都是捏造出来的。当羡慕别人,想要成为别人一般的人的时候,当我们觉得自己不幸,深觉不能改变的时候,都深受弗洛伊德决定论的影响。如果换一种角度从阿德勒“目的论”出发,“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这种不幸的处境是自己的选择,不改变是自己的选择,选择“不幸”对自身而言是一种善,之所以不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毕竟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我,如果应对眼前的事情以及结果会怎样等问题都可以根据经验进行推测,轻车熟路,而选择新的生活方式,那就既不知道新的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未来难以预测,生活就会充满不安。“即使人们有各种不满,但还是认为保持现状更加轻松,更能安心”。
2、人际关系的起点:客体分离
人要在世界上生存,从出生开始,就需要依赖他人,这种无力状态以及价值更少的感觉,称之为“自卑感”,自卑感不是客观性的事实,而是主观性的解释。既然是主观性的解释,那么我们可以自己选择,但是这种选择的前提是作为一种自我价值判断的价值建立在社会意义之上,可以追溯到人际关系之上。因此作者表示,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人为了摆脱这种无力状态,弥补欠缺,产生追求优越性的欲求。只要处理得当,自卑感也可以成为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但如果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陷入自卑情结,此时极有可能采用简单的方法来补偿,即产生优越情结和夸耀不幸,此时个人将人际关系放在比赛或者竞争的角度去考虑,那么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
为了解决烦恼,阿德勒提出一个个体想要作为社会性的存在生存下去的时候,会遇到的不得不面对的人际关系,即三大“人生课题”。基本上人际关系的问题皆来自于相互间的课题干涉,只要能够进行客体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因此要解决烦恼的入口便是课题分离。只有做到课题分离,父母才能放下孩子的课题,自己才能放下别人的课题,不再着眼于寻求认可,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别人讨厌,从而获得自由。
3、人际关系的终点:共同体感觉
课题分离仅仅是解决烦恼的出发点,最终的目的是找到共同体感觉。也就是说把他人看作伙伴并能偶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通过他者信赖,自我接纳和他者贡献,三者相辅相成,帮助人们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在这个过程中,从接受人际关系中的双方或者多方差异出发,使用鼓励方法,而不是表扬,摒弃纵向人际关系,建立平等、横向的人际关系,去发掘“人人都是伙伴”的感觉,并且,通过我对他人有贡献的行动或者主观感受,去发掘“自己有位置”的感觉。
(二)幸福的勇气
如果说《被讨厌的勇气》是描绘如何找寻自由的地图,那么《幸福的勇气》就是如何获得幸福的路线导航。后者承接前者,在共同体感觉的引导下,从教育者的视角出发,指出教育的目标是“自立”(自立不是经济上问题,也不是生理上的问题,而是对人生的态度,生活方式的问题。),而要实现个人的自立,需要以尊重、信赖为入口,做出人生最大的选择:“爱”。
1、教育的目标
在上次谈话3年之后,青年已经辞去图书管理员工作,成为了一名小学老师。但是再次出现在哲人面前的他,经历了许多现实(在工作当中)的摧残,对于当初的理想已经感到绝望了:"阿德勒的思想,在外面的世界没有意义。"
本书针对青年在教育领域的挫折和怀疑,一一予以回应。首先它指出教育的目标是促其自立,帮助他们学习人格知识。而突破点就是尊重,教的一方尊重被教的一方 ,实事求是去看待一个人并认识到其独特个性,不试图改变或者操纵他人,不附加任何条件的去认可“真实的那个人。具体而言,通过关心他人兴趣,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用他人的耳朵去听,用他人的心去感受,产生共鸣。当踏出这一步,教会学生的也是尊重,也许刚开始没人理解和赞同,不过只要点燃“尊重的火把”,数百米外的人都可以看到,大家都会看到那里有人,有光,有路,渐渐的,越来越多的人会向你靠近,越来越多的人会被照亮。所以,此刻,不应当去可怜自己,谴责他人,这并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关注“以后怎么做?”
2、否定赏罚,建立协作关系
以尊重作为根基,关注到问题行为的目的,作者将其分为五个阶段来考虑,第一个阶段是称赞的要求,接着是引起关注,如果这些都无法实现则挑起权力争斗,然后发展为恶劣的复仇,最终阶段则是证明自己无能。这一切根源于一个目的——归属感,也就是确保自己在共同体中的特别地位。教育者此时既不可批评也不可以表扬,因为批评是一种破坏相互尊重的行为,发怒或者斥责是一种低成本、不成熟、暴力性的交流手段,同时也不可以表扬,表扬会令共同体中滋生竞争,让孩子们形成“他人是敌人的”生活方式。无论赏还是罚,都会妨碍孩子自立。因此否定赏罚,消除竞争,建立横向关系,自己的价值自己决定。教育者必须时时树立自立的目标,告诉他们“这事你可以自己决定”,只是现在他们需要帮助。
3、选择爱
从教育出发,哲人指出青年之所以烦恼,没有获得幸福,并不是因为想通过教育拯救孩子,而是想通过拯救孩子使自己获救。青年在阿德勒教育上的失败,以及至今感受不到幸福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他一直在逃避人生课题。将与学生的关系归入工作关系,是他教育不顺利的根本原因。在阿德勒心理学中,工作关系是通过利害与他人或者社会联系,通过利己心实现他者贡献,这是立足于信任产生的人际关系。而教育的入口是尊重,尊重就是信赖,基于信赖关系的是交友关系。青年没有做到真正喜欢自己,所以无法信赖他人,也无法信赖学生并与之建立交友关系。正因如此,他才想要通过工作获得归属感,想要通过在工作方面有所成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但通过工作获得认同的是“功能”而不是个人本身。如果有一个功能更好的人出现,周围的人就会转向他,这就是竞争远离,于是你无法摆脱竞争,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归属感。此时,贯彻课题分离,主动踏出第一步,选择主动信赖他人,与他人做朋友,在教育中建立交友关系才能有所收获。
本书的最后,也是理解阿德勒思想的关键点,是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词:爱。作者认为唯有从本质上理解了人生爱的课题,才能真正找寻到幸福。因为爱不是被动坠入的爱,而是需要在意志力的作用下从无到有慢慢培养。而一个人完成的课题,如站立、走路、学习、与同伴共同完成的课题,如工作,在家庭、学校都会接受充分的教育,但是“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课题”——爱的课题,我们去从未学习完成的方法。为了更深入的理解,作者指出分工的根本原理是“我的幸福”,这种利己心也能给别人带来幸福,建立工作关系,交友则是“你的幸福”,这种利他心促进了和谐的交友关系。爱却既不是利己也不是利他,而是两者都排除,主体变化为:“我们”。当这个主语改变,自我消失,我不在是世界中心,而仅仅是一部分。通过爱,从自我中解放出来,改变从孩童时代采用的“被爱的生活方式”。当下定决心去爱某个人,我们便能渐渐成熟,放弃他人对自己的关注,实现自立。无论书中的青年还是我们自己为了避免受伤和失望,选择等待,期待命中注定的人,这正是缺乏勇气的表现,即便踏出了主动去爱的第一步,要继续走下去,也需要极大的勇气。正因为如此,爱非常困难。如同书中所说:云开雾散之后并非乐园一样的美丽草原,主动去爱,自立起来,选择人生,这是一条多么艰难的道路。
三、几点感悟
(一)对话体形式的利弊
两本书均以对话体形式写成,读者很容易很容易产生代入感,青年宛若现实中的自己,他的困惑与问题也是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通过不断的追问和回答,阐述了深奥复杂的理论,避免了纯粹理论宣讲平铺直叙的枯燥感。不过正因为对话体,也给我们阅读这两本书带来了一定难度,由于对话是流动的,不易预先计划。在书中,主题偶有跳跃混杂,导致初读时不易找到清晰的脉络去理清文中内容。
2、内容上的得失
阿德勒思想从目的论出发,抛弃了疾病模式,相信个人,强调课题分离,否定赏罚,主张建立平等横向关系,去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通过不同的心理状态,在工作关系、交友关系和爱当中获得幸福,实现自立。书中以青年之口表示,阿德勒思想给人的冲击巨大,与我们身处其中的社会常识多有相悖,反常识。不可忽略的是,两本书有一个共同的字眼“勇气”。阿德勒理论认为接受一门新的理论需要勇气,使用需要勇气,踏出第一小步也需要勇气,坚持走下去也需要勇气。虽然两本书不断的强调在“人际关系是一切烦恼的根源,也是一切幸福之源。”但最终这份勇气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需要我们真正认识到自己与自己的关系,去主动改变,改变也许很缓慢,改变之路也许很漫长,但做好当下,我们就一定不会停留在原地。
然而,阿德勒心理学在给我们打开一扇新大门的同时,观点和论断过于绝对。书中提到为了建立横向关系,在教育和其他人际关系中,既不能表扬也不能批评,而应当使用鼓励。全然否定奖惩,因为阿德勒认为这是一种上位者从下而下的评价,具有操纵的意图,然而现实生活中,奖惩也是一种很好的引导方式。这一点在阿德勒心理学的承继者与发扬者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体系中也可见端倪。她表示,表扬有如糖果,偶尔可以为之。诸如此类观点,在书中多有提及,如关于竞争,关于终极目标的确立。
四、小结
很多人说,这种说道无非是一些生活鸡汤,的确心理学的诸多概念,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和鸡汤很像,对于太多的人来仍旧是一些看起来“假大空”的东西,人们更关注的是那些能够直接能够产生可度量价值的专业和学问。当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人,听到别人一句:幸福来自于贡献感。他一定嗤之以鼻。但无可否认的是,我们生活中,太多的烦恼都是无法拥有一点哲学思维,从而无法真正觉察、接纳和改变的缘故。自己作为一个总喜欢规划未来,想多做少,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两本书强调的活在当下,关注当下所做之事,迈出一小步,主动去爱,学会爱,从而从以自我为中心中逐渐成熟的观点对于长期生活在传统文化浸染下的我们来说无异于一种崭新的视角,对于审视自己当下状态,直面问题提供了一个新路径。如果多一种视角看世界,可以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一点令人惊喜的变化,接纳一点又何妨?
这碗鸡汤,我先干为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