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岛老师在常州的朋友家。老师体力尚可时每年樱花盛开的季节都会来常州会友、赏花。庭院是老师设计的,园子里的樱花也是老师种的。)
文/中島あつ子
译/赵城立
编校/范小梅
序
寻 找 意 义
中岛老师是我的裁缝老师,同时也是我认识的最令人尊敬的日本长者之一。老师的这本自传并不长,是老师用毛笔在各种材质的纸张上写就,将原稿从日本邮寄给我,再由我将手稿输入电脑,最后赵城立先生对日文电子稿进行校对并翻译成中文。这本非标准意义上的自传是我建议老师动笔写的,因此,我有幸成为本书“跋”的书写者之一。由于老师的自传文章由事务所的公众号首发,因此,这篇“跋”被作为“序”使用,让读者对中岛老师以及她的文章先有一点了解。
老师在她的自传中反复的说自己仅仅是一名普通的专业主妇,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物,也完全不像我给她举例说的那本《一个女人的自传》的作者杨步伟。但是,从一个中国留学生的视角,我认为不论是在日本的背景下还是中国的背景下,老师简直是特立独行的。她以一名传统的日本主妇的身份坚持做了几十年的慈善事业,而她的丈夫是完全反对的。仅仅这一方面就足以支撑这一本自传,遑论这本非标准意义的自传表现出来的可贵的真实和人生洞见。
但是,老师派我写跋不是让我来唱赞歌的。我记得我的日语老师说过,在日本的礼仪中,晚辈对长辈妄加评价是不礼貌的。因此,我不如在这里写一写评论以外的东西——无论我在观察这样一位特立独行的日本长者时,还是建议她写自传时,以及认真阅读她凌晨写来的电子邮件或聆听她的教诲时,我都不自觉的要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关于人生意义的问题。
老师信仰佛教,她在给我的邮件中说过,即使肉体寂灭,生命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中永续。这说明,老师相信永恒。但是,我对此持怀疑的态度,就像是周保松在《走进生命的学问》中提出,如果改写西西弗的神话,让西西弗将巨石推上山,假设用巨石修建了神殿,那么神殿是永恒的吗?木心很好的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教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煞有介事,庄严肃穆,昔在今在永在的样子——其实都是毁灭前的景观。是怀着悲伤的眼光,看着不知悲伤的事物。”木心是尼采的信徒,而尼采曾经提出过“永恒重复”(eternal recurrence)。产生“永恒重复”思想后,尼采非常痛苦,他也曾经想从自然科学中寻找这一理论的支撑。(哈列维:《尼采大传》)尼采没有转而研究自然科学,对于永恒这个问题仍然众说纷纭。那么,由此而产生的人生的意义问题也将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按照罗素的说法,这就是介于宗教和科学之间的哲学领域的问题(Bertrand Russell,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and its Connection with Political and Social Circumstances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the Present Day)。
人人均有一死,如果没有永恒,任何事物都会最终归于无。那么,我们如何来面对付出无数努力、克服无数困难去追求的善好?或者,我们干脆放弃这种追求?我从那些能看懂的或者似懂非懂的哲学观点中没有找到答案,但是保持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保持高度的自强与自尊,至少是在死之前需要做的。无论是叔本华的悲观主义还是木心的从悲观主义从洒洒脱脱的走出来,进入快乐主义,两种主义都不排斥自尊自强的个人主义。
我试图从老师的自传中窥探她对人生意义的看法,但是,老师是有虔诚宗教信仰并且长期做慈善,因此,我和老师的思维和生活大为不同。不过,通过老师的行为和思考,至少在个人主义这个问题上我们是一致的,虽然,老师不会像我一样虚张声势的把“XX主义”挂在嘴上。
最后,不管有没有永恒,不管人生有没有意义或者意义为何,也不管老师这些自传体文章能不能走向更广大的读者,我都为这本书的完成感到快乐,也为这本书的内容能在四川诚谨和律师事务所公众号首发感到快乐,也希望老师保重身体,尽量陪我们多走一段时间。
范小梅
2015年完成初稿
2018年修改
现在老师的手稿原件还保留在我手中。老师说,这份手稿不用退还给她,送给我当礼物。可见,老师已经对自己保存宝贵的纪念物品这种事情完全失去了兴趣。这就像她将收藏的和服、布料、书籍、茶具等等精美的甚至非常贵重的物品毫不吝惜的赠送给他人一样。
(手稿的原件和邮寄用的部分信封。稿件全是用毛笔书写的,用了各种纸张,其中几页还是印有“常州市钢管厂”的信签纸。不知这家钢管厂现在还在不在,它的信签纸又是因怎样的机缘被老师带回日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