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听了一学期法学院JD的刑事诉讼程序课程,作为一名老师,我同样教授学生刑事诉讼程序。中美两国的刑事诉大相径庭,不过辨析法律差异不是今天的主旨,因为让我触动最大的是在课堂中直观的所见所感。
教室硬件设施远远超过了我们一般高校的配置,适宜的温度,舒适的旋转软椅,每个座位配备的电源插座,人性化的考虑和设计至少让学生在课堂上能静心安坐。我也明白这里的每个细节都是巨大的预算支出,然而当在严寒和酷暑之季不论是对老师还是学生而言接近两小时的时间都是一场小小的考验。换作是我,需要每次汗如雨下在100多人的教室里听完两节课心里的小人怕也免不了斗争一番。
春季这学期的授课时间从一月中旬到四月底,基本上处于冬季,室外天气常常不适宜出门,然而诧异的是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学生出勤率高,每堂课高达95%以上。教授采用的是常见的讨论式讲解,没有刻意的幽默或者使用耸人听闻的案例吸引学生注意力,室内课堂秩序却出乎意料的良好,学生回答问题积极,参与度高,记笔记认真。课堂上埋头沉浸于玩手机的现象极少,反观之我才是那个课堂上手机依赖严重的人。
课堂上这位老师从来未使用多媒体教学,唯一的一次是邀请实务部门的人员参与授课时,主讲人使用了一次ppt。老师偶尔板书,以表格为主,更多的时候就是传统讲解以及与学生问答。但是每每看到教授手上那本厚厚的讲义我都感到赧然,我自诩记忆力好,多是在ppt的基础上延伸讲解,未就课程专门制作一本讲义,有时候一闪神,可能在那一刻忘记了即将讲解的内容
该课程指定的参考用书两本接近2400页,授课时间根本不足以讲解全部的内容。当我第一节课去旁听时,就发现学生人手一份计划表,这是老师对课程的学期规划,表内列明了课程时间和授课范围,要求学生对指定范围的内容课前预习,上课时,老师不再就范围内的案例基本内容进行讲解,直接针对该范围内的内容提问,学生也可发问。在此基础上,老师再根据讲义补充最新的案例以及理论争议。就上课回答问题的及时性和准确度而言,98%的学生课后都进行了预习和总结,并且能够基本准确应答老师的问题。在我旁边的两名同学,笔记几乎都是在原有的word 文档里补充,而不是完全重新记录。
当然,这些现象中,硬件设施不是个人能够改变的。一己之力仅能先善自身。课前的合理规划和精心准备(课前的计划表和讲义)都是老师可以把控课堂效果的重要手段,不一定趣味横生,至少学生学有所得。且于我而言,过于依赖现代科技手段给教学带来的便利,学生也相应用快捷的拍照取代了繁琐的笔记。但最让我疑惑的是班上学生在课前无任何强制要求的情形下能够完成预习,在课堂上能有效参与互动究竟是偶然现象还是源于他们的智识、教学方法的差异,抑或是通识教育带来的益处?
我没有统计这门课程学生的最终测评,但纽大法学能够在全球高校法学排名中占据一席之地,绝非无根之木,偶然现象绝非常态。况且中国学生的学习能力之高在进入大学之前有目共睹。此外在这门课程中,包括我参加的其它课程中,老师并没有采用特殊的教学方式,常见的也是我们正在使用的或者推进的,如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既然上述原因不具有足够的说服力,是否是通识教育的确有助于后续的法学专业教育?跟国内法学硕士研究生相比,毋庸置疑,我们的法学研究生在数年的专业培训后对法律条文娴熟,考试中表现优异,与同等学历的国内外学生相比毫不逊色,但是一旦涉及到创造性、自主性学习,大部分学生的表现则黯然失色。在中国包括我在内,从踏进大学校园就开始学习法律或者其它专业知识,不过长达六年、七年的专业教育和培训不一定必然代表更强的专业能力。我不能从教育学的角度提供专业论证,但从高中时段进入大学之时,学生从高中的知识转而进入了一个自己选择的相对狭窄的专业知识学习,对具体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强调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基本忽略了学生思维方式和人格的培养。而这正式通识教育能够给予的。通识教育中关于社会、自然、人文、艺术等领域广泛的知识帮助学生以更广阔、更开放的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丰富和健全人格。思维和人格的培养当下并不一定有及时的现实意义,这需要在后期和长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中才能逐渐展现作用,也许我所看到的正是美国强调通识教育以来一步步凸显的影响。
我不是一味赞赏,只是一直在国内学习工作,当环境转变,我更愿意选择观察他人的可取之处,以反思和增进自己的教学。当下我国高校积极推进博雅教育的实践和发展,相信假以时日,也有他人在我们的课堂上汲取到新鲜元素以为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