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所530家,律师9489人,2023年武汉市律师行业大数据分析报告

2023-12-22 来源:武汉市司法局 中国司法部官网 各地律师协会、法律服务说 作者:律洲法律 浏览:1506

  随着法律行业新一轮变革的产生,律洲法律发布了数篇区域法律行业发展系列文章,对中国各地的法律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进行深入的观察与分析。本篇文章聚焦武汉市法律服务市场的整体发展情况,包括律所及律师数量、业务增长、司法环境等多个方面,拓展分析维度,提供多元视角,以供武汉地区律所及律师规划参考。

  武汉,九省通衢之地,现今在各个法律服务领域已实现了全覆盖,从传统的民商事法律服务,到近年兴起的数据合规、出口管制、反垄断业务等在武汉都有着丰富的需求。然而,在人员体量上、在创收规模上、在发展程度上,武汉律师行业都还和自身GDP全国排名前十的地位不那么匹配,万人拥有律师量也偏低,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一、聚焦行业

  2022年度武汉律师行业整体发展情况如下,武汉市律师事务所达到530家,较上年增加32家,同比增长6.4%。执业律师达到9489人,增加768人,同比增长8.8%,增长迅速。在其中,男律师5639人,占59.4%;女律师3850人,占40.6%。2022年律师行业业务收入35.95亿元,增加1.14亿元,同比增长3.3%。所均业务收入678.3万元,人均业务收入37.89万元。

  (一) 律师人员情况:执业律师9489人

  1、 类别层面:

  专职律师9179人,占全市执业律师总数的96.7%;兼职律师310人,占3.3%。另有公职律师232人,公司律师155人,法律援助律师61人。

  图 2021-2022年武汉市各类别律师数量

  2、 年龄结构层面

  20-30岁律师2027人,占21.4%;31至40岁律师3659人,占38.6%;41至50岁律师2251人,占23.7%;51岁以上律师1552人,占16.4%。40岁以下青年律师占比为60%,律师队伍年轻化,青年律师无疑是武汉律师队伍的中坚力量。

  图 2022年武汉市律师年龄结构

  3、 文化程度层面

  本科学历的律师6643人,占70%;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律师2430人,占25.6%;博士研究生学历的律师219人,占2.3%;本科学历以下的律师197人,占2.1%。

  图 2022年武汉市律师文化程度

  (二)执业机构情况:律师事务所530家

  1、律所规模层面

  律师在10人以下的律师事务所282家,占比53.2%;律师10人(含)至30人的律师事务所182家,占34.3%;律师30人(含)至50人的律师事务所31家,占5.8%;律师50人(含)至100人的律师事务所22家,占4.2%;律师100人(含)以上的律师事务所13家,占2.5%。中小型律所占比近94%,律所规模化有待提升。

  图 2022年武汉市律所规模

  2、律所组织形式层面

  普通合伙所423家,特殊普通合伙所26家,个人所81家。其中,武汉本地律所443家,本地律所在武汉市内设置分所25家,湖北律所在武汉设置分所3家,北京分所36家,上海分所10家,广东分所6家,浙江分所2家,湖南、四川、云南分所各1家。

  3、 区域分布层面

  2022年武汉市律所区域分布如下:

  图 2022年武汉市律所区域分布

  图 2023年武汉市十大律所排行榜

  (三) 创收情况:业务创收35.95亿元

  2022年律师行业业务收入35.95亿元,增加1.14亿元,同比增长3.3%。所均业务收入678.3万元,人均业务收入37.89万元,在全国各省市行业营收情况中处于靠后位置。

  图 各省市律师行业营收情况

  (四) 业务情况:诉讼量463741件

  据武汉市中院2022年工作报告展示,全市法院2022年共受理案件达463741件,同比上升24.12%;全年审结案件达400835件,同比上升29.44%;法官人均结案430.54件。由此可见,武汉市诉讼需求量极大,律师可接业务市场广阔。

  二、分析困境

  一方面、经济发展与法律服务不匹配。

  一个区域的地理区位、发展态势和市场特点,必然紧密影响着其法律市场的协同发展。武汉作为华中地区的中心城市,其在国家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中部城市圈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都离不开“江城”武汉。加之武汉强势的经济地位及庞大的人口规模,吸引了多家全国型大所来到这里展开区域性布局。

  然而,武汉市的法律服务却与庞大的市场体量不够匹配。目前武汉法律行业有四百多家律师事务所,所体现出的状态是大而不强,且武汉法律市场仍旧有很明显的“传统”色彩,和武汉GDP的发展是不匹配的。于武汉而言,诉讼类业务无疑是其强势板块。根据武汉市司法局数据,2020年武汉律师办理诉讼案件和非诉事务的比例约为4:1。在过去,该板块表现出数量众多、标的额高,但缺乏相应数量和水平的律师力量的特点。

  2020年,武汉市两级法院共受理案件31.2万件,标的金额2371亿元——这还不包括武汉海事法院等专业法院及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数据。但与此同时,全市执业律师(8241人)共办理各类案件13.7万件,业务收入约27亿元。且当时武汉448家律师事务所中,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大所分所仅35家,占比不到百分之八,武汉百人所的数量也仅有12家。通过数据对比可以看出,武汉法律服务市场潜力巨大,但是由于律所整体规模偏小、法律服务质量不高、市场专业分工不够,导致高端客户进不来、留不住,市场‘接盘’能力不足,律师行业发展遭遇瓶颈。

  另一方面,青年律师占比高且执业现状堪忧。

  根据武汉律协数据,2022年武汉市律师行业中,20-30岁律师2027人,占21.4%;31至40岁律师3659人,占38.6%。由此可知,武汉市40岁以下青年律师占比已高达60%,在为武汉律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的同时,也带来了愈加严重的发展压力。据数据统计,70%以上的青年律师收入不足10万,而目前全国律师人数规模已突破62万,也就是说超过一半以上的律师入不敷出。

  对于青年律师来说,最大的困境就是没有案源,案源少,创收自然就低。现今青年律师业务主要来源于指导律师或团队负责人,其自行拓展的案源不稳定,开拓案源渠道不足,自我营销意识也相对薄弱。工作强度及案源开拓带给了青年律师巨大的压力,其面临着复杂的执业困境。

  三、展望未来

  第一、 围绕产业结构升级,律师行业的发展需与武汉的经济地位和发展相匹配。

  疫情后,武汉律师行业也在潜移默化中经历着洗牌。在业务领域方面,伴随疫情下产业结构升级,律师的业务理念也正在转变,服务新兴经济业态的法律服务正在不断涌现,且愈加多样化。此外,武汉相比于成都、杭州、南京、重庆没有足够明显的长板,但胜在均衡,产业链条齐全。

  对法律服务行业而言,雄厚的经济实力加之传统与新兴行业并存的全面均衡的发展环境,意味着武汉在各个领域都有着相对肥沃的市场土壤,各类新型业务机会往往也会第一时间出现——不同领域的律师都能在这片土地上找到其发挥之处。

  然而,如此向好的市场环境,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法律服务产业,这正是武汉法律行业发展的痛点。在武汉发展重心转向新经济的情况下,其发展需要与之配套的法律服务产业,依托武汉的产业结构升级,将相关传统法律服务与新兴行业进行有效对接,转变律师业务理念,打造有特点的高附加值的法律服务就是未来服务中的新“蓝海”。

  第二、 提高律师事务所管理水平,完成一体化、公司化转型和升级。

  随着中国法律服务市场的需求日趋多元,律所管理已成为律所竞争的新战场。如何平衡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如何形成有效的、协同的规模化已愈发成为布局的关键。为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律所的集约化水平,释放规模效益,一体化管理和公司化管理进入律所管理者的目光之中,分配机制的改革、管理模式的完善、市场部门的构建、职业经理人的引进、专业部门/团队的划分成为近十多年中国一线大所讨论的专题,而管理改革、结构化升级将持续成为律所发展的重要命题。

  第三、 专业化、品牌化布局,打造中部强所。

  武汉律所要谋求更好的发展,必须改革,走专业化、品牌化道路,全面提升律所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华中地区的中心城市,过去几年,即使遭受了疫情的沉重打击,但重启后的武汉仍旧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新兴业务板块也颇具特色。这种环境下的武汉律师行业,因此也占据了全省的“半壁江山”。京沪大所瞄准了武汉巨大的市场潜力,从未停下在该地区布局的脚步。

  相较于武汉本地律所,全国规模所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品牌,二是相关资质。该类优势在业务招投标的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但仅仅依靠“品牌输出”,实际上分所的资源整合能力较为有限,缺乏长期持续的竞争力。

  所以,即使京沪大所有所下沉,武汉地区强所依旧缺乏,律所呈现出的状态依旧是“大而不强”。该地区律所“大而不强”的另一层面就说明,武汉地区本土律所的发展也有所欠缺。在律师行业人数激增,竞争逐渐白热化的状态下,本地律所要想赢得竞争,就必须顺应市场,革新自己,精进专业,做好品牌,成为匹配武汉作为国际大都市的新定点形象。

  然而,要实现这一愿景,就必须实现服务能力、服务品质、团队素质层面的专业化,这需要多方面的协同配合。人才方面,要培养出更多的领军人才,让他们来带动形成行业影响力;战略方面,要不断开拓创新,做大做强;管理方面,要加强调配,用管理来创造效益。这是武汉地区所有律所主任的共同课题。

  第四、 利用高校优势,培养高端人才,打造法律人才高地。

  人才机制决定市场未来,整体的大学数量和质量都位居全国前列的武汉拥有深厚的教育资源,未来围绕高端法律人才的争夺也将更为激烈。而未来,武汉地区律所可充分利用该发展优势,重点引进和培养高校优秀毕业生、华中乃至全国在各专业领域的特殊人才,并针对青年律师所面临的困境制定应对策略,深耕和拓展优势业务领域,重点为青年律师案源获取提供必要支撑。

  第五、 外地所、本地所共荣共生,齐头并进

  律所,作为律师行业中的基本组织单位,往往直观地显示着本地行业的发展水平。

  本土所由于发展时间更长、客户积淀更深厚,有一定体量优势和先发优势,而外来所则在品牌、资源、业绩方面能够体现出更强的竞争力,但大体而言,由于业务空间比较充足,目前武汉形成了外地所、本地所“共生共荣”、齐头并进的格局。

  此外,基于自身的区位特点,武汉对周边地市的辐射能力极强,也因此,许多武汉律所都在周边地市建有分所——在自贸区政策施行后,不少头部大所也选择在光谷等地区同城开设分支机构,进一步强化自身影响力。

  但正如上文所言,武汉法律行业市场化程度尚不够深、律所发展程度参差不齐,也因此,大多数律所的组织运营方式仍停留在“单打独斗”式。不过,随着体量的不断增长、外地律所品牌的不断入局,越来越多的本地所、外地所开始认真思考自身的战略目标、发展模式和管理思路,这些方式具体表现上各有不同,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升服务质量、实现长久发展。

  第六、 拥抱变革,科技先行,打通“互联网+法律”新平台。

  武汉正变得越来越开放和国际化,新的格局也正在慢慢成型。变化之下,律师需要保持自身对新法新政的敏锐度,主动服务于新的发展格局构建,律所则应当在夯实专业、做好管理的基础上,为律师提供一个适合他们成长、发展的平台。武汉法律市场的未来,需要从传统律所向新型律所转型。对于身处武汉这片沃土上的律所来说,缺的不是市场,而是获取案源的能力。

  目前,武汉法律服务市场案件数大、标的额高,“粥多僧少”,这本是最好的市场态势,奈何律所发展不平衡,律师队伍成长机制缺失,高水平、专业化服务能力不足,造成武汉律师高端业务做不了,低端业务无序竞争的局面。

  事实上,突破该瓶颈,不仅需要律师本身专业服务能力的提升,还须拥抱变革,走科技先行之路,否则再多机会,也将演变成不良竞争。与此同时,也需要律所引进优秀的律师、优秀的团队;更新理念、学习经验、树立品牌。将律所全面转型升级,才能适应市场、适应客户,从而实现自身发展。

  律师行业,业务为王,优秀律师及团队的引进,离不开充足优质资源的吸引,而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取资源,也正是各律所长期探索的难题。而值得关注的是,行业内卷时代下的互联网市场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越来越多的传统所的兵家必争之地,而“互联网+法律”也将是未来中部地区律师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武汉市“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在武汉律师这一载体上的成为了真实写照,相信未来的“现代化大武汉”将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胡焱杰律师:18602885333 huhuonline@163.com
胡孟宁律师:13882188933 hml-lshi@163.com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蜀西路46号盛大国际7栋1单元401

2019 四川诚谨和律师事务所 蜀ICP备12009100号

技术支持:律品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