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福娃,求学于帝都昌平,现供职于成都某本地大所。
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主要是受一位武汉同行启发,想着我也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些个人对成都法律服务市场的观察以及执业过程中的体会。
既是写给正在考虑或者可能考虑来成都做发展(尤其是做律师)的同学,也是写给四、五年前那个对成都市场几乎一无所知,作决定时稍有些冒险的自己。
先介绍一下自己:男,中国政法大学本科(4+1双专业),司法考试分数较高,英语尚可(有一定的法律英语基础,实习第一天可以直接写prospectus那种),司考结束后在北京某红圈所实习5个月(主要做港股IPO,获口头留用Offer)。15年初,决定不留北京了。当年9月离京,离京当天接到面试通知,面试后入职,工作至今。
- 01 -
我为什么选成都
是否离开一线城市到二线城市发展的问题太复杂,这里就不深入讨论了。只能说,对于在一线城市求学的同学而言,要离开一线城市,回到成都这类二线城市,确实是需要勇气的。
先说一下离开的时机问题。我自己当初在北京其实是有不错的机会的,但我后来决定不在北京发展后,就没有再犹豫了。有人建议北京上海的Top所学习一段时间再回,有一定的道理,但千万要注意业务领域,争议解决或者常年顾问的非诉经验基本通用,而某些看起来“高大上”的业务(包括但不限于“双反”、国际争议解决、国际工程、资本市场、海外投资、融资租赁、海商海事)离开了北上(加上广深)估计很有可能就是屠龙之术了。
有一个务必需要事先考虑清楚的问题就是:如果在一线城市做得好,还会回来吗?如果在一线城市做得不好,你凭什么认为自己回到二线城市就能做得好?
作为一个新晋的网红城市,成都最近几年吸引了不少毕业生的目光,而最终是否选择到这座城市,不同的人肯定有不同的理由。
作为一个重庆人,我经常被问到为什么选择成都而不是回重庆的问题。其实我选择到成都有很多原因,比如我家其实并不在重庆主城,而在川渝之间,自己本身对重庆和成都没有明显的偏好,再比如重庆的夏天实在是太热……
当然,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最关键的一个原因是,我当时经对比后发现,重庆虽然GDP增速高于成都,但基建和大型制造业项目占比较成都更大,而成都创业氛围比重庆浓,第三产业更为发达,且成都净流入人口比重庆多(意味着陌生人市场更大),后者对个人未来的职业发展可能更为有利。
我至今依然持上述观点,尽管我并不知道它是否正确。况且,“来都来老”,这个观点是否正确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 02 -
关于二线城市律所收入
这也许是所有有想法到二线城市发展的同学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不过由于我自己当年求职时面试经验比较少,工作期间的信息面相对较窄,暂时无法对成都市场总体薪酬水平进行比较确切的总结,所以以下仅就我自己看到的以及从朋友处了解到的情况谈一谈。
先说我自己目前执业的所(本地大所)的情况。据我所知,不管从哪儿毕业的,起薪基本都在3K-4K之间,税前,按最低标准缴社保。我所在的团队有成文的薪酬制度(并非全所通用),但即便当时刚来时适用的是助理级别最高一档的工资,第一年的工资也就跟小区保安的工资水平差不多吧(审合同时发现的)。幸好第一年的工作相对没那么忙,当时还跟大二开始兼职的翻译公司偶尔有合作,所以没有陷入吃土的境地。
然后说一下我所了解的其他所的情况,简单总结就是:有高的,可以达到5K左右,限于个别北上深所成都分所里面做资本市场等非传统业务的团队,更高的暂未听说过;有低的,无下限,相当比例的不知名小所适用,没有具体标准,最终看老板;跟我在的所差不多的,大部分稍微有点名气的所或者业务比较稳定的团队适用;名校和/或研究生是个加分项,但并不会加太多分;除了极个别有涉外业务的团队,留学经历对于求职不一定有什么实质性作用。
至于之后的薪资水平,拿到执业证通常会是第一个转折点(传统业务而言,拿到证可以出庭,且经过一年多的锻炼,基本能力会有较大提升),一般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比如在第一年的基础上翻一倍),具体多少,那就完全看个人能力了,既指专业能力,也指案源拓展能力。有的律师一拿执业证就独立执业,第一年就有30-50万的业务量,也有的律师即使拿了证,收入也仅仅是在之前的基础上略有增加。
需要特别说一点的是,不少大型团队不鼓励年轻律师自行拓展业务,具体表现在律师自己拓展的业务收入,只有象征性的提成(比如10%-20%)甚至没有提成,在这种团队里的年轻律师,即使有业务,多半会直接介绍给朋友做,自己赚个人情(或者介绍费)。
- 03 -
关于业务领域
据我观察,想在成都专门做某类“高大上”的业务基本不太可能。
不过,不少大型团队确实已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专业化,这种专业性可能是按行业划分的(比如房地产、医疗),也可能是法律领域(比如刑辩、知产、PPP)。以我所在的团队为例,主要以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类国有企业客户为主;以我所在的所为例,有主要做知识产权、劳动法、医事法,或者专门做政府法律事务方面的团队或者律师。但极少有团队或者律师会说自己“只做”某类业务,大部分情况下,主要客户信任,愿意付律师费,那多半还是没有理由拒绝的。
与北上律师可以靠专门做某类业务保持稳定收入不同(北上律师业务可以辐射全国),成都做得好的律师,稳定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一批优质的常年顾问单位。典型的发展模式如下:
稳定(可能不断增长)的常年法律顾问费+不时冒出的专项法律服务费(大额诉讼或者非诉专项)=律师稳定(可能不断增长)的创收。
在上面这种模式下,律师的具体工作内容就比较丰富了(也可以说是冗杂)。以我自己这三年多的工作为例,常年法律顾问部分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审合同/文件、做法律研究、写法律意见书、出律师函、协助谈判,专项工作主要是并购、发债、投融资,也做了一些诉讼案件(基本是顾问单位衍生出来的案子)。
既有涉及数亿标的额的并购项目(作为主办律师之一,做过一个标的超过20亿的收购项目),也可能是标的额只有几千块的劳动争议(最极端的是改过一份合同金额500块的合同,人民币!)。尽管是以房地产和基建类国企为主要客户,但同时也有零售、传媒、互联网、养老、国际贸易、文化旅游等行业的客户。工作中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基本涵盖了一家传统企业从设立到破产可能遇到的方方面面,最通用的是合同法、公司法、物权法、担保法、劳动法、侵权责任法等。
- 04 -
关于工作强度
“做律师没有周末的概念”。
这句话,不仅在北京上海可能适用,在成都这个大家普遍认为“安逸”的城市也可能适用。不过,跟所在团队的业务量和业务构成有很大关系,有的律师主要做诉讼业务,一年上百个案子(没看错,上百个,我刚开始也不信,不过简单的小案子居多),天天都在跑法院,但周末和节假日基本可以保证,而主要做非诉(包括常年顾问类非诉和专项类非诉)的律师日常加班、周末接着干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
我在忙的时候就时常产生“感觉工作强度一点都不比北京上海top所的同学低,但是收入却只有人家的三四成”的感觉。当然,也有的律师团队(甚至没有团队)由于业务量有限,不管做非诉还是诉讼,随时都挺闲的。
就我个人感受而言,工作量大其实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不确定性——客户的电话随时可以打过来,神经总是处于一种紧绷的状态。你越是靠谱,顾问单位的经办人越是喜欢找你,不管是周末,还是在晚上,有的是真急,有的是经办人风格问题。在甲方爸爸面前,总是战战兢兢,基本不敢说拒绝,毕竟客户都是上帝,得罪不起。有的朋友说要引导客户,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我也在摸索当中。
- 05 -
关于工作应酬
到目前为止,我参与的工作应酬屈指可数,这是我来成都之前没有意料到的,主要原因我觉得可能是团队业务已经过了需要主动营销的阶段了,客户群体比较稳定,不需要太多应酬,当然,也可能是老板们的营销工作大多在我们的视野之外。
不过,这应该不是普遍经验,在一些小所工作的小伙伴还是免不了要参与一些工作应酬的。实事求是的说,工作应酬经验较少,对于个人未来发展而言,也许并不一定就是什么好事。毕竟,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律师,除了专业能力之外,还有其他很多能力需要学习和锻炼。
- 06 -
关于二线城市律所的竞争
我的答案是肯定的。
很多大咖在不同的场合都说过,律师这一行是典型的“二八定律”,意思就是百分之二十的律师挣了百分之八十的律师费。这样说其实还不够直观,我在这里进一步解释一下。假设某地刚好由100名律师,这100名律师总计创收是1000万元,那么人均创收就是10万元。按照“二八定律”,就是创收前20名律师人均创收40万元,创收后80名律师人均创收2.5万元。前20名人均创收是后80名人均创收的16倍。全国如此,成都亦然。
够不够激烈?但话又说回来,哪一行竞争又不激烈呢?哪一行又不是“二八定律”呢?所以,我觉得这不是一个什么让人担忧的事情。当然,律师行业鱼龙混杂,鱼有鱼路,虾有虾道,有的路子一般人玩不了,也不敢玩。
从学校出身来讲,我感觉成都还是比较包容的,既有北大清华甚至名校海龟,也有大量本地二本院校背景,名校光环作用有限。只要过了司考(已改名为“法考”),都能拿到敲门砖(当然,能敲开的门可能不太一样),敲开门之后,最重要的还是拼实力。
说到这个话题,有一点不吐不快。目前国内有一小撮人想搞什么律师分级,以执业年限来设置出庭门槛,变相排除竞争,简直是扯淡。从我短短的执业经历来看,执业十几二十年连基本的法律概念都搞不清楚,在庭审中东拉西扯,被审判员呵斥的所谓“老”律师我都不知道遇到多少次了,以执业年限来判断律师水平简直不能再愚蠢。
- 07 -
关于职业发展选择
分享一下成都目前律所体制和律师发展路径的基本情况(个人所和大部分不知名小所比较随意,暂不纳入讨论范围)。
成都目前基本没有成熟的公司制律所(当然严格地讲,全国也没几家啦),绝大部分客户都是跟具体的律师有粘性,很少听说有客户只认所不认人的。不过有的大所里已经形成了大量较为稳定的团队,团队内部实现了公司化运作(比如我目前所在的团队)。
所以,就个人职业发展路径而言,既有可能按照助理-初级律师-资深律师-薪酬合伙人-合伙人的公司化路径,也有助理-(初级律师)-独立律师-合伙人的合伙型路径,取决于事务所能提供的机制,也取决于自身的选择。
最终而言,还是案源为王,案源多、优质且稳定,那么你就可以成为合伙人。当然,律所的品牌效应对律师个人拓展案源也肯定有所帮助(比如较高的知名度有助于快速建立起信任、投标资质比较完整等)。
尽管缺少成熟的公司制律所,但总体而言,还是推荐进大所以及大团队,尽管大概率是活多钱少,但律师这个行业是长线作业,短期之内快速积累经验可能比第一年每个月多挣一两千块更重要,更何况小所或者小团队大概率是活少钱也少。
从跟一些同行交流的情况来看,一开始在小所执业,主要做个人案件的话,拿到执业证后前两年收入增长较快,但往后容易遇到瓶颈,一方面,由于缺乏服务企业客户的经验,难以积累起稳定的客户群体,另一方面,如果没有稳定的能够持续带来收入的客户,就难以养活团队,受个人时间和精力限制,个人创收也无法实现大幅度增长。
需要注意的是,在非公司制的大型律所里面,并非所有人都必须属于一个团队。比如我所在的所,有将近一半的律师属于所谓的提成律师,他们没有团队,也不属于任何团队,业务量较小的就是自己一个人干,业务量稍大的会带一两个助理,业务量达到规定的标准,就可以申请成为合伙人。
至于怎么才能进大所的大团队,成都本地大所与北上广深Top所的招聘要求有什么区别,就不在本文的主题范围之内了,以后有机会再写。